本次課程特邀導師馬士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。長期從事生產管理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教學與研究,在多家物流企業擔當技術顧問。
馬老師講課親切自然,娓娓而談,細細道來,在一種平等、協作、和諧的氣氛下,進行默默的情感交流,將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簡樸、真實的教學情景之中,學生在靜靜的思考、默默的首肯中獲得知識。
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,從原材料采購開始,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,最后有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、制造商、分銷商、零售商、物流服務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。
供應鏈管理就是把供應鏈最優化,以最少的成本,令供應鏈從采購開始,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,到滿足最終客戶的所有過程均能有效地操作,把合適的產品、以合理的價格,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上。
馬教授擲地有聲強調,供應鏈管理不是供應管理,是圍繞核心企業的整合;是大鏈套小鏈;是一種集合群;是一個體系或者生態系統搭建的問題,就是把供應鏈最優化,以最少成本,令供應鏈完成端到端的管理。馬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穿插了很多經典案例,例如ZARA的極速供應鏈戰略、7-11便利連鎖經營的供應鏈管理體系、沃爾瑪的供應鏈物流支撐體系、亞馬遜的配送網絡,這些企業能在自我領域獨占鰲頭,都離不開完善的物流體系支撐與互通互聯的供應鏈。
馬教授還結合生活實際,列舉了“雙匯的瘦肉精”,以及“太子奶”的案例,讓同學們了解到,現代企業采用“縱向一體化”的管理模式是危機四伏的,應該遵循“帕累托改進原則”。因為供應鏈企業的競爭力是必須靠供應上的合作伙伴通力合作,才能實現紅利雙贏的。在講到現代物流的章節,也舉了經典案例,無人機,智能化機器人以及COSTA咖啡。他們都是采用科學先進和現代的技術實現高效精準的物流配送。這讓同學們信心倍增 ,相信在未來的物流領域里,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是巨大的。
課堂案例研討
馬教授首先深入淺出的解釋道,供應鏈金融是指以核心企業為依托,以真實貿易為前提,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方式,通過應收帳款質押、貨權質押等手段封閉資金流或者控制物權,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產品和服務。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給整個供應鏈創造一個生態環境,使所有企業受惠。
馬世華教授言簡意賅而又精準無比的總結道,智慧物流的兩大特性,第一是互聯互通,數據驅動,所有物流要素互聯互通并且數字化,以“數據”驅動一切洞察、決策、行動;第二是深度協同,高效執行,跨集團、跨企業、跨組織之間深度協同,基于全局優化的智能算法,調度整個物流系統中各參與方高效分工協作。